纳米孔是目前唯一使用电信号进行测序的设备,下面介绍纳米孔测序的原理 二、选择合适的纳米孔
所谓纳米孔测序,就是让一条 DNA 链穿过一个纳米孔,因为构成 DNA 的四种碱基 ATCG,分别带有不同的电荷,在通过纳米孔的恒定的电场时,会引起电流的变化,不同的碱基会有不同的变化,根据这个电流的变化,就能区分开四种碱基分子,这就完成了 DNA 的测序。
当前纳米孔材料主要分为两种:生物纳米孔和固态纳米孔。
固态纳米孔有很多优点,首先它可以不是耗材,可以反复使用,而且性能更加稳定。但是固态纳米孔技术要求比较高,要实现 1 纳米的小孔,还比较困难。
生物纳米孔是一种生物大分子。哪种生物大分子适合做生物纳米孔呢?这也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。目前报道中提到过四种纳米孔,分别是α-溶血素,耻垢分枝杆菌孔蛋白 A MspA),噬菌体 phi29,大肠杆菌 CsgG 蛋白。
三、纳米孔测序原理
纳米孔测序技术开始于 90 年代,经历了三个主要的技术革新:一、单分子 DNA 从纳米孔通过;二、纳米孔上的酶对于测序分子在单核苷酸精度的控制;三、单核苷酸的测序精度控制。
四、建库测序
原始的 DNA 或者 RNA 样品需要建库之后才能上机测序,所谓建库,就是将 DNA 或者 RNA格式化成固定的格式,传统的二代测序,以 illumina 测序为例,一般需要经过随机打断,加A 碱基,加测序引物,加 index 或者 barcode,加 adapter,扩增等过程。而 nanopore 测序的建库不需要繁琐的过程,从拿到 DNA 样品,最快 10 分钟就可以进行上机测序。nanopore建库主要是需要给待测 DNA 两侧加上测序接头以及马达蛋白。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,也可以进行混样建库,这就需要使用到 PCR,目前最多支持 96 个样品的混样建库。 建库完成的 DNA 分子